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青春倒退嚕》(While We’re Young):少了豁達,卻還是不缺任性的人生省思

長程飛行,若除了用餐就是睡,實在無趣。雖然我也看過那篇成功者在飛機上是如何利用時間的文章,但我反正和成功者沾不上邊,於是總會自在地在飛機上盡情看起電影來。


有次搭機,無意間看到一部片子叫《青春倒退嚕》(While We’re Young),卡司陣容堪稱堅強,有《白日夢冒險王》的班史提勒、《鳥人》的娜歐蜜華茲、《熊麻吉2》的亞曼達塞佛瑞。看到班史提勒,很多人搞不好會以為這是部喜劇,但其實這部片子的娛樂成分頗低,若不是大牌雲集,誰會想要看一個紀錄片導演陷入中年危機的片子?

不是每個人都會去拍紀錄片,再早個廿年而還沒有《看見台灣》或《十二夜》的年代,甚至不是每個人都看過紀錄片,但《青春倒退嚕》這部片所提到的中年危機,卻足以讓我和與我同個世代的朋友心有戚戚焉。

班史提勒飾演一個花了十年卻依然拍不出第二部作品的紀錄片導演。十年過去了,他的作品依然在「拍攝中」,瞻前顧後的結果,讓這部片子愈變愈無趣。他自以為有他自己的堅持,但周遭卻沒有人認同他。他起初一心想要超越領自己入門的師父,但潛意識中卻希望得到師父的認可並獲得和師父相同的成就;當自己被後輩超越而更獲市場肯定時,他卻有一種被背叛的不甘心,無論後輩的手法是否逾越了界限,但班史提勒的角色所不知道的是,其實後輩的眼光和期望早就凌駕了當初的自己:他只想達到前人的成就,但後生小輩卻希望做出不一樣的成就。

換個環境背景來看,會不會覺得跟我們自身的處境很接近?無論你是在銀行或工廠服務,也不管你賣的是罐頭還是電腦,面對上下的不同世代,你會不會也一方面不甘心老的一輩還佔著位子不肯走、小的一輩卻看起來比自己更有實現夢想的行動力?

雖然還沒到中年危機的年紀,但我對這麼一部看似平淡到有些無趣的片子,卻不由得產生了共鳴。不用等到午夜夢迴之際才突然發現,自己其實沒有足夠的才氣來實現少年時的偉大夢想,而且隨著年齡漸長,更逐漸失去了熱情和衝勁。少了豁達,卻還是不缺任性。

回想過去,從懵懂的青少年時期開始,自己不同階段的人生目標是這樣的:

一開始,是不想讓別人看不起,別人會的,自己也不能不會。

後來,好勝心更強了,希望自己總是能做得比別人好。

再之後,卻發現只論輸贏的人生好像很無趣,開始想找尋人生的意義,但卻不太敢告訴別人,自己活到了這把年紀,卻好像不太清楚自己人生的意義。

找尋人生的意義,似乎也不再是自己人生的目標。快樂就好,是我此刻最大的人生重心。

上面這幾段,是我在兩年前寫下的,那時這個部落格尚未啟動,所以很多人應該沒有看過我當時寫的這篇短文。

回頭看看,當時我已經期許「快樂」是我此刻的人生重心,但兩年下來,我真的快樂嗎?

就工作上來看,上課愈來愈上的有成就感,所以快樂或滿足感的確是上升的。但就生活來說,我真的快樂嗎?我必須老實的對自己說,很多地方還是可以做得更好,自己的心境也還離怡然自得差很遠,再次證明「知道」和「做到」畢竟還是差得很遠,自己應該要能設法讓自己活得再更加自在。

人生,其實就是取捨而已。我不可能什麼都做得到,我也不可能什麼都要,所以要能勇敢的捨去和人生重心較不相關的東西,才能真正追尋快樂。

真高興自己有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這種習慣,當我們不斷重新檢視自己,才有機會讓自己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