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除了親子教養之外,「天才的禮物」告訴我的另外四項人生啟示

昨天寫了一篇「天才的禮物」(前篇連結請點此),再度引起很多朋友關注。其實,我可能寫得太行雲流水了,一寫下去就不可收拾,昨天那篇其實只寫到親子關係的相關議題就快3000字了,但我還有很多原本想提到的觀點竟然全部沒寫。慚愧之餘,今天帶小孩出去玩了一天之後,趕快把它補上。


1.  拋棄與成長:很多電影行家在看「天才的禮物」之餘,搞不好會覺得它不如一些得獎鉅片糾結而深度不足,但我很感謝「戀夏500日」的導演馬克偉柏,他把這部片子處理得不那麼沉重,否則恐怕會讓人不忍卒睹。

看看瑪莉生父出庭的那一幕,難過的不是律師揭穿他實際上拋棄小女孩瑪莉的事實,而是事後瑪莉哭喊的說,為什麼自己的親生父親連來看看自己都不願意?

母親自殺時,瑪莉還在襁褓之際,但小小的心靈應該隱約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了;到了稍微長大一點,外婆來爭取她的監護權,為的卻是她絕世聰明的腦袋、而不是她這個人,反倒因為這樁官司訴訟,讓她更清楚自己從未謀面的生父,其實也毫不留情拋棄她這個事實。

甚至連唯一重視而喜歡她的舅舅法蘭克,也因為可能會敗訴、而不得不把瑪莉送給寄養家庭,在瑪莉的小小心靈中,不可能可以理解法蘭克的無奈和別無選擇,對她來說,這又是一次自己被人拋棄的難受經驗。導演若不再把這部片子處理得輕鬆一點,叫人怎麼看得下去?

對我來說,在母親節前夕看了這部片子,實在是始料未及的一種打擊。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離異了。我相信這對他們兩位都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對我和我妹妹來說,卻是一個終身的創傷。

應該是在幼稚園中班的時候吧,我生平第一次自己一個人走路回家。那天,我媽媽打電話給我爸爸說,她不會來接我了,叫我爸爸自己想辦法;我爸爸馬上從工廠趕回來,但我媽媽刻意等到我快要下課、而明知他來不及時才打電話給我爸爸。我不知道我媽媽當時有沒有在遠處看著,但我一個人在校門等了好久好久,終於知道不會再有人來接我了,我只好憑著記憶走回家。對長大後的我來說,那不過是段十幾分鐘的步行路程,但對那時還小的我來說,我走了好久好久。

後來連續好幾年,我只會做同一種夢,夢中的場景都一模一樣。我恨我自己沒法變得更堅強,那時的我也無法馬上學會接受和放下,因為周遭不斷有同儕提醒著我被人拋棄的可憐和無助,而我只能用憤怒證明自己的存在,而且也讓那群幸災樂禍的人閉嘴。

在「天才的禮物」中,我們看到可愛的小女孩瑪莉被拋棄而對她產生同情,但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對克里斯伊凡飾演的舅舅法蘭克也產生同情?跟他法庭上針鋒相對的,可是他的親生媽媽啊!從中間的互動看來,這對母子早就決裂了。帥氣的讓周遭女性著迷、心腸好到願意扶養瑪莉、能屈能伸的願意老實做事,但只因為自己不如妹妹才華洋溢,就被自己的母親視為無物而終致決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法蘭克不也是被拋棄的那一個孩子?

當你去看這部片子時,記得多看看法蘭克和媽媽的互動,看他心底是不是還有那麼一絲絲期待,但卻很明白自己再也無法成為一個媽媽心中的好兒子,而只能選擇拯救另一個被拋棄的可憐女孩。

2.  求救的信號:片子開始時,法蘭克是個連健保都沒有的修船工人,只能和瑪莉住在一間破舊的小房子中度日。隨著官司的開展,我們發現風度翩翩的法蘭克原來並非池中物,他之前竟是波士頓大學的哲學系助理教授,是一個前程似錦的年輕學者。

他為什麼拋棄了自己的大好人生而南下佛羅里達?原來,他一直為了妹妹的死自責,因為當他妹妹抱著還是嬰兒的瑪莉去找他時,他誤以為事情沒那麼糟而叫妹妹等他出去約會回來再說;沒想到,等他回家時,他看到的是妹妹自殺身亡的冰冷遺體,以及一個被放在沙發上的嬰兒。

這告訴我們,當我們錯過別人求救的信號時,原來後果會如此可怕;不只是一個人的香消玉殞,更是另一個人會自此悔恨終生。


瑪莉收養了一隻叫做Fred的獨眼貓。不曉得看過電影的大家有沒有發現,瑪莉不只是把Fred當做朋友和玩伴,很多時候她其實把Fred投射成自己的化身。當她把Fred帶到班上介紹時,她跟全班的小朋友說,Fred是全世界最特別的貓,牠只有一隻眼睛,瑪莉口中說的是Fred,但她指的其實是特別的自己。

後來,當瑪莉被送去寄養家庭時,她視之如命的Fred居然被丟棄到收容所了!法蘭克一知道之後,這次他不再猶豫了,飛也似的衝進收容所,在要被安樂死的前一刻搶救了Fred;更讓所有愛貓人這時心頭一暖的是,他不只救出了Fred,他更把原本要和Fred一起被安樂死的另外兩隻貓也一起帶出來了。對我們這些愛貓人來說,這時的克里斯伊凡,簡直比拯救世界的美國隊長還偉大!救出了愛貓之後,他接著就要去搶救瑪莉,不計任何代價。

我們都不是聖人,但當有人對我們發出求救的信號時,我們自己不妨想想,接下來該做什麼,才會讓自己日後不會後悔。

3.  公平與正義:當瑪莉在解答數學難題時,她是快樂的,因為她證明了自己的存在。當她在黑板上振筆疾書時,讓我不由得聯想起「關鍵少數」中的凱薩琳,同樣對數學有著世界級的過人天賦,但那不保證就能讓她們一帆風順,她們還是要靠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才能得到肯定。


後來發現,數學不是瑪莉的唯一特長,因為她還有一幅熱血的好心腸。

在校車上,她看到一位同學被高年級生霸凌了,她勇敢站出來喝止對方,12歲的高大男生還挑釁著問她說,要不然妳想怎麼樣?瑪莉這時沒有退縮,拿著一本硬殼書就把高年級男生的鼻子打斷了。

當然,見血就很難善了,法蘭克於是被叫到學校去。他接下來對校長講的那句話,讓人很想當場為他起立鼓掌:打人當然是不對的,我會約束瑪莉而跟她說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動手。但是,當一個12歲小孩欺負7歲小孩時,她會勇於挺身而出,假如我們認為這是錯誤的話,我們養出的就是一堆政客惡棍了!壯哉斯言!

鏡頭快轉,雖然法蘭克的律師在法庭上看起來辯才無礙而處處佔得優勢,但律師後來居然勸法蘭克接受和解條件,因為以他對那位法官的了解來說,他認為法官最後還是會把監護權判給有錢的那一方。

無論在「關鍵少數」中,還是在「天才的禮物」裏,觀眾可能會忍不住大喊:這一點都不公平啊!正義在哪裡?

在我自己的談判課程中,我不厭其煩的跟學員說,公平與否不是談判的重點。我可以看得出來,有些人對這種說法就是不以為然,認為像我這種人過於社會化而沒有良知。

我沒有什麼好為自己辯駁的,我只能這樣跟大家說,當我走過了那麼多國家之後,我必須憑良心告訴大家,「公平」和「正義」在每個不同文化中的標準和定義都不一樣,在不同的時空中的標準和定義也都不相同。即使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你所認為的「公平」和「正義」、和我所認為的「公平」和「正義」一定全然相同嗎?相信你我都知道並非如此。更進一步來說,民主就代表一定公平、法律就代表絕對的正義嗎?你假如這麼認為,那我更可以確信,我們之間對於「公平」和「正義」的認知真的大不相同。

我唯一可以認同的是,公平和正義的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但與其和人辯論到底什麼才算公平、什麼才叫正義,我寧可將時間和精力花在擊垮那些不公不義的人和事上。

當我現在在企業授課時,我不時會被問到:我的對手會送黑錢啊!我們該怎麼辦?你以為我會跟他們說一些邪不勝正的大道理嗎?我不來這一套;我會潑他們一盆冷水跟他們說,當我在不同公司服務時,你以為我沒遇過會送黑錢來打壓我們的競爭對手嗎?幾乎到處都會遇到啊!接下來該怎麼做?四處敲鑼打鼓請青天老爺來申冤嗎?我的作法很簡單,而且一直很有用,否則我就不會那麼戰功彪炳了:當我把那些競爭者打到怎麼送黑錢都沒有用時,你認為他們還會一直採用塞黑錢的手段嗎?不是他們的良心突然發現了,而是他們沒有笨到發現有人就是惹不起啊!

這也是我為什麼創立【一談就贏】的目的。包括我自己在內,我也不可能每談必贏,很多戰役都要一番艱苦的堅持後,才可能有所獲得;當我希望能把自己對於談判的想法和技巧分享給更多人,尤其是那些以往也許只能悶聲挨打的人。我無法決定誰才能代表正義,但我若能讓代表不同立場的人中間的均勢能再平衡一些,我相信那會是一個我比較想要看到的世界,一個我願意讓自己的下一代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4.  衝突與處理:畢竟我是一個專長是談判的職業講師,而以談判溝通的角度來說,「天才的禮物」也有很多值得探討的部分。

舉例來說,法蘭克和校長的那一席話真是鏗鏘有力啊!但電影畢竟是電影,這段是為了增加劇情張力、以及在鏡頭前呼籲我們大家而拍的;若在真實世界中發生這種場景,我們應該像法蘭克這樣做嗎?

當然不是。假如你來上過我的談判課程,我會這樣告訴你,假如你其他的都沒學會,麻煩請至少學會這個原則:「永遠不要在現場做決定」。

當校長主動釋出善意而甚至願意協助瑪莉轉到資優學校就讀時,法蘭克應該知道自己那時在人眼中已經不是個大學教授、而只是個藍領工人。他其實沒必要和對方正面衝突,更不需要跟一個毫無共識和默契的人溝通理念,只要先虛與委蛇的擋掉,之後再分段給對方軟釘子碰就行了。假如法蘭克懂得更多的溝通和談判,接下來根本不會演出外婆出現而爭奪監護權的場面。

法蘭克並非那麼一無是處,在最後的關鍵逆轉戲中,他實踐了談判的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彈性讓步,而且是不涉及改變對方價值觀、但符合他媽媽真正需求利益的讓步。我就不再進一步劇透了,讓大家好好去享受這部電影吧!這真的是一部值得帶小孩去看的好片,希望大家都不要錯過了


延伸閱讀之一:「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一部讓我想要在電影院內起立鼓掌的好片,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該知道如何證明自己的價值

延伸閱讀之二:從《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看給人硬釘子和軟釘子碰的做法

延伸閱讀之三:從「家有兩個爸」學到的衝突管理及溝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