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該不該花大錢去上一個課程?三點你該懂得問問自己的問題

今天,我在FB上看到一位講師發文,說他到一所學校講課,那所學校的主任盛情接待他,但當那位講師朋友邀請主任一起留下來聽課時,那位主任以「我擔心我在場會讓你不自在」為由,下課後就這樣離開了。我那位講師朋友很洩氣,因為自己明明已經跟對方說歡迎一起來聽、絕不會造成自己不自在時,對方還執意要走,就連一句「我另外有事要忙」的客套話也不會出口,讓他覺得有些洩氣。

我自己在今天也接到一位管顧朋友的電話,他是代一位上週我去上課的企業HR來致歉,原因是當我們課程進行到尾聲時,居然有一個不相干的人跑進我們那間公用會議室來跟我說三道四。我非常訝異那位HR會那麼細心的注意到我的感受,因為我當場並沒有向他們表示過不滿,事後也好像沒有在部落格吐露過自己當時的情緒,所以對那位HR能有這樣的敏感度、事後也願意來照顧我的感受,其實我是非常感恩的。

當然,今天的重點不是那天的意外小插曲,我只是順便藉這個機會建議那位魯莽的朋友,不管你覺得你自己多麼有道理,萬一你走進那間會議室時,是先客氣的請問站在一旁的人、有問題該向哪一位反映,我想誤會很容易就能解決。但若你一走進來就直挺挺的迎向站在台前拿著麥克風那一位,除非你誤以為我是餘興節目的活動主持人,否則你可能真的是找錯對象。不怕老實跟你說,我其實是賣當天認真上課的同學一個面子、不是賣你一個面子;假如這位莽撞衝進來的小姐覺得我的回答好像不太給你面子,你可能還不知道我可以讓你如何更沒有面子。所以,謹言慎行,才不會讓自己落入一個下不了台的境地。

但是,也正是那家企業的HR如此窩心,讓我真的覺得當一個講師是件幸福的事,因為我們每天上課遇到的絕大多數朋友,都讓我覺得這份工作格外有意義,雖然我不像其他講師經常發文或來po照片來感謝大家,但我真的很感恩,因為和你們的互動真的很愉快,而這是我為什麼來當一個企業講師的主因。

其實,無論是公開班、或是企業內部培訓,當你選擇要不要來上一堂課時,你該先問問自己下面這三個問題,之後才能談到能不能產生效果。即使是企業內訓,不只是需求單位和人資單位決定要不要開任何一堂課時該問這三個問題,就連有些讓學員自由報名參加的課程,學員報名前也應該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 你為什麼要來上這堂課?

2. 假如你不上這堂課,會有什麼差別嗎?

3. 上完之後,你會有什麼改變?

首先,當然是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上這堂課,也就是來上這堂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對公開班來說,動輒是一天一、兩萬的花費,甚至有不少課程是一天就超過三萬的,報名前當然得考慮投資效益。即使是企業付費的內部訓練課程來說,許多學員常抱著姑且聽之的心態來參加,但其實你並不是沒有付出成本,因為你付出自己寶貴的時間。我自己也曾經是公司付錢讓我坐在台下的一員,所以我很了解這種心態:我知道不專心聽課就不會有獲得,但我覺得自己與其花幾個小時坐在那裏、不如把這個時間拿去close一個客戶來創造業績。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許多企業講師費了許多心力來讓自己的課程或授課手法變得更有趣,因為他想要吸引學員的注意力。

我不知道自己的授課有不有趣,但我上課時經常和學員分享這樣的說法:假如你根本不想留在這間教室,我建議你去向叫你來的HR或主管反映,因為硬是讓自己留在這裡、也只不過是浪費你我的時間;但若你在今天的7小時中,能聽到任何一點讓你接下來馬上能多成交一筆、或讓自己的提案馬上過關的技巧或觀念,那我相信你已經值回票價,因為過去你可能自己摸索了一、兩年都找不出一個有效的方法。

讓我拿自己的【一談就贏】公開班為例,假如你來上這堂課的原因是為了學更會說話、或更會溝通,你可能真的報錯名了,因為這堂課教的是談判,背後的原理原則是為了解決問題。

我非常有信心,這個課程可以讓你的談判力升級,更可以讓你在職場和生活上許多與談判有關的問題上得到更好的解決,而我的信心不只來自於我個人的成功經驗,更來自於許多公開班和企業內訓學員的實際成效。但是,你若追求的是讓自己舌燦蓮花而辯倒所有人,你可能真的走錯教室。

再拿我幾天前剛上完的【體驗式課程】來說,之所以來參加由功夫老師的和大人學的JoeBryan三位執教的這個課程(課程心得參此),就是希望能讓自己的教學能更加精進,假若我只是抱著找三位老師合照簽名的意圖而來,顯然無法從這個課程中將收穫極大化。

下一個問題是,假如你不來上這堂課,對自己會有什麼差別嗎?

讓我再拿自己的【一談就贏】來舉例,以免其他有玻璃心的同業誤以為我在批評他們。

很多人最近一見到我,第一個話題都會是【一談就贏】怎麼會那麼難報;一開始這還只是恭維,後來有些人甚至變成憤怒了,因為他們真的屢報不上、而會對我投以「到底跩什麼跩」的眼神。假如真是飢餓行銷倒也罷了,但我真的已經在上半年嘗試開了更多班、事實證明我難以負荷,所以我接下來不會開那麼多班,所以想當然爾會讓報不到的人愈來愈多;我在下半年會更改報名方式,但在每班的總名額不變的情況下,報不到的人總會比報得到的人來得多,所以短期內我被人因為報不到名而怨恨的情況、應該不會有太大改變。

但是,只因為這堂課很熱門,你就應該來報名嗎?又或者,有一群你周遭相熟的朋友跟你說這個課程很棒,你就非得拚了命來報名不可?

我上回去看張學友演唱會時,我覺得大受感動而差點自此決定以後每一場都非追不可,但我旁邊坐著的一位陌生大叔則完全對張學友無感,他只是付得起錢而又買得到票就來了,所以他對那場演唱會可能完全不會有我或其他學友迷的感動。

無論是【一談就贏】、或是其他公開班課程,其實道理也都是一樣。我們不應該讓自已成為那位付得起錢而又買得到票的大叔,因為生命並禁不起這樣的浪費;倘若真有這樣的時間,和情人兩個人牽著手走在大安森林公園看看夜色也很好(但請不要在明天五月天重回20年前現場時跑去,否則只怕擠都擠不進去),未必一定要去聽一場自己沒有興趣的演唱會,也絕對不該去參加一個對自己沒有幫助的課程。而且,以一個站在台上的老師身份來說,我可以告訴各位,我們期待的會是每一位珍惜我們努力付出、而且真的願意把這個課程所學貫徹在生活中的學員,而不是以為自己花錢是來看我們表演耍猴戲的觀眾。

不來上的話,會有什麼差別呢?再舉例來說,我自己在前年去上周震宇老師的聲音課程,今年我又再接再厲的去上他的【對話空間】(心得點此);一開始,我對第一個問題的為什麼去上有很明確的答案,那就是我希望自己能有更不費力的發聲方式,這樣才能讓我每天長時間講課時更不會影響喉嚨。我後來發現,整個課程的核心事實上遠遠超過發聲方式和聲音運用,而愈來愈能看到自己的內心、也愈來愈能讓自己願意好好經營自己和別人的關係。這是一個很好的內化課程,而若是我不來上這個課程,我將會讓自己喪失一個檢視自己和優化關係的機會,而那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時間無法靠自己達成的功效,所以這個課程當然是非上不可。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則是我去年決定遠赴美國去參加哈佛的談判學程。那次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決定,不只是一趟美國行從學費到機票食宿就所費不貲,當我離開台灣三週不講課,損失的機會成本甚至比行程本身的花費更高。這些都還只是表面上的一些考慮因素,更不要說面對世界一流高手的挑戰等其他壓力了。

最後,我還是決定報名參加了。我當時問自己的就是,萬一我不去,對自己有什麼差別嗎?

我分析之後的結果是這樣的:我雖然早就知道自己的談判有世界級的水準而足以應付許多國際談判,但若我不去親身參加世界最出名的哈佛談判學程,我就不知道原來我可以和來自各國的許多一流談判高手分庭抗禮;幸好當初想的透徹,因為參加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居然這麼強!不僅讓自己得到肯定,而且也能把許多與世界同步的談判思維帶回來,讓大家能夠藉由我的分享得到更高層次的洗禮。我很高興自己接受了這個嘗試與挑戰,但關鍵其實在於我問對了問題

至於第三個問題,也就是上完這個課程之後,對自己會有什麼改變?假如你還以為,自己又還沒有去上,怎麼會知道能有什麼改變?你就還沒弄清楚這個問題的意義

以【體驗式課程】那門課程來說,我去上之前就會告訴自己說,我希望上完後、我起碼能開發出至少一個的體驗式活動或遊戲;在我還去參加之前,我當然不知道自己能夠開發出什麼活動或遊戲、又或者那個成果要用在哪次的課程中,這些細節當然在上課前未必能夠有一個決定,但那無礙我為自己設下目標決定行動

同樣的,參加哈佛談判學程也是一樣,在我參加之前,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學到什麼,但我告訴自己,回來後要檢視自己設計的每一個談判課程,所以各位可以看到,我上完後馬上寫出這一篇自我檢討(連結點此),之後更產生了【一談就贏】這個到現在已經連進階班都開發出來的新課程。所以,與其問這個課程對自己會有什麼改變,不如問問自己,自己想要有所改變嗎?自己又打算做出什麼樣的改變?這才是花錢參加課程更積極的目標和前置作業。

許多問題之所以看起來無解,其實不是因為你不知道正確答案,而是出自於你沒有問正確的問題。問對問題,就能得到答案,讓我們一起來練習。



延伸閱讀之一:張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給我的啟示──讓我們努力邁向人生的下半場,讓今天的自己永遠能夠比昨天更好

延伸閱讀之二:關於談判課程的說明,還有保羅紐曼的一句話

延伸閱讀之三:也許我無法讓談判課程更有趣,但我卻希望能讓談判課程更有效的三點建議

延伸閱讀之四:進修該投資多少成本?其實這從來不是你有多少錢的問題,而在於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