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從《開口就說對話》,到人生的8大領域

家庭、健康、事業、心靈、學習、財富、休閒、人際,面對這人生8大領域,你會怎麼排序?
 
我今天去參加了周震宇老師的澄意文創舉辦的學員回娘家活動,而上面提到的人生8大領域,就是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

我前年去參加了周老師的聲音表達基礎班,今年又參加了目前正在上課中的對話空間,針對後者開創對話空間以經營人與人的關係來說,我發現自己居然現成有著一本書很適合推薦給有興趣這個主題的朋友,那本書叫做《開口就說對話》。


對很多人來說,開口說話還不容易嗎?但是,要能一開口就說對話、說好話,實在是件不容易的功課,但也是件重要的功課。

對很多人來說,我應該看起來算是隨時隨地都能開口聊上兩句的人吧?但是,我卻覺得自己的改進空間還很大,不管是在口語溝通、或是在經營關係上。

我太太是個蠻有趣的人,講起話來有條有理,我甚至從一認識她起就很喜歡她的聲音,但我們之間卻經常發生溝通不良的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她總以為自己口語或非口語的表達方式,對於認識超過四班之一世紀的我該能理解,但我卻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聰明,所以經常誤解她的意思,讓雙方對彼此的期待落空。

最近兩個禮拜,我最常跟我女兒講的其中一句話居然是,「你在講什麼?」而且經常要重複兩到三遍這句話後,還得加上一句「試著講慢一點!」原來,她覺得這種連珠砲式的發聲很酷,但一句話語調急促的講下來,到了耳裡像機關槍達達達一樣,既不悅耳、也不清楚。

以為我這兩段陳述是在數落老婆小孩嗎?其實,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可能出在我自己。

當我面對我女兒時,經常一不小心就露出指正的口氣,因為我總覺得自己當個爸爸,不應該放任她犯錯而不管。

更糟糕的是,由於長久以來的訓練,我可以隨時從對方的眼神、口氣、或動作中判斷出對方的情緒及意圖,簡單說,只要對方的眼神一閃躲、或是應付式的回一聲「好」,我就能覺察出對方不耐的情緒、或是想要趕快結束這段談話的意圖,而且所謂的「隨時」,意思是我沒有開關而會隨時開啟這項功能。假如我判斷的不準,我搞不好還會自我修正,叫自己不要亂疑猜;偏偏我判斷失準的機率比準確的時候少得多,反而更讓我在家中更傷神。

這項能力在談判桌上很好用,而假如是在外面的社交場合,即使覺察出來對方的不耐或敷衍,我只要一笑置之就好,不會有什麼負擔;但一回家就慘了,我愈是覺得我不應該忽視妻小的感受,愈無法讓這項功能自動關閉,但我又無法讓自己不在乎,所以反倒讓她倆感覺到壓力,而在壓力之下,她們只怕更無法讓自己的表達更從容,所以我要對這些問題負很大的責任。

更大的問題在於,我口口聲聲要以家庭為重,但我認真檢視自己回家後的每一分鐘,發現因為自己想要在其他與工作相關的事情上花更多時間處理,所以對著妻女交待吩咐的「講事情」、遠多過「講感覺」的時間,假如我自己都是如此,又怎能期待她們跟我之間的表達能順暢無礙?少了耐心和願意花時間來講感覺的話,家庭豈不是比辦公室還難耐呢嗎?

寫下這一段自我檢討的同時,我覺得更有趣的一點,在於我剛剛在上面那段原先打的是因為自己『需要』在其他與工作相關的事情上,打完後覺得不對,馬上改成因為自己『想要』在其他與工作相關的事情上。這才恍然大悟,本來就是啊!我真的「需要」做這些事情嗎?應該只有「想要」與否的問題吧!

的確,萬一工作做不好,會對不起自己的責任心;面對一項拖了兩個禮拜卻還沒有處理的待辦事項,自己也會有罪惡感。但我生命中的優先順序是什麼?我又真的只能繼續用現在的這種狀態處理事情和面對我最親愛的人嗎?

看完《開口就說對話》這本書後,我突然鬆了好大一口氣,原來,我並不是唯一有這種煩惱的人,而這些煩惱也並不是無解。

《開口就說對話》告訴我們,當我們面對關鍵對話(crucial conversation)時,我們可能會有3種做法:

1.  我們可以逃避;

2.  我們可以面對,但處理不當;

3.  我們可以面對,並妥善處理。

而對我來說,我顯然讓自己選擇的是上面的第2種做法,所以我才深深自責。

關鍵對話,聽起來好像是茲事體大而重要無比的對話,是嗎?

其實,就這本書的定義來說,只要是兩人或兩人以上之間的討論,而且符合(1) 利害攸關、(2) 意見相左、(3) 情緒失控3個元素之一的對話,都算是關鍵對話。也就是說,不管在公司中、或是家庭裡,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不只一次的關鍵對話;甚至只是在計程車內和小黃司機所發生的對話交談,只要雙方後來會一言不合到其中一方會高跟鞋敲對方的頭,全都算是非好好面對處理不可的關鍵對話。

假如你也和我一樣,經常面對關鍵對話,但卻處理不當,不但讓心愛的人承受壓力,而且也影響到自己的情緒,那該怎麼辦呢?

《開口就說對話》在一開始就給了我們一個實用而又具體做得到的做法:避免「笨蛋二選一」

什麼是避免「笨蛋二選一」?用我自己的說法來說,就是不要讓自己陷入「非AB」的選擇中,因為凡事不會只有AB這兩項選擇。

舉例來說,我自己也曾經抱著女兒對她說:「我好想只當妳的朋友、不想當你妳的爸爸喔!因為我真的不想告訴妳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不想因為妳做錯了而責罵妳。所以,妳可以試著自己不做錯,好嗎?」面對我那時柔和的口氣,她當然也會溫順的點點頭,但她卻還是無法避免自己以後還是會犯錯。

更糟的其實是我、而不是她。因為我自己認為我好像只有「好好勸說」和「指正責罵」兩個選項,而萬一我只有這兩種選項,就是這本書所說的「笨蛋二選一」;事實上,我大可以有第三個、乃至第四個或第五個選項。

我可以根本不說,先請她來告訴我她會怎麼做、又為什麼會選擇這樣做;我也可以在她錯了之後不指正或責罵,換個方向來問問她的感覺如何,又或者請她提出一套改進方案,看看這樣會不會對情況有所改善。

是的,這樣的做法乍看之下,需要更多耐心或時間,但與其我們坐視原來的做法不管用而還是時時發生狀況,或許我們的確需要讓自己多一些耐心或多花一些時間。

在公司或其他工作場所,這樣的道理也同樣適用。舉例來說,當老闆要求大家無止盡的加班時,做為員工的你或許以為自己只有默默忍受、不爽就走,又或是當場和老闆發生正面衝突這兩個選擇而已。

我對這樣的場景再熟悉也不過,不但是因為我面對同仁發飆的衝突場面不少,而且是因為我自己也有血氣方剛的時候,當場和我的直屬主管槓了起來。

回想起那時的我,不但覺得自己理直氣壯,而且帶著一種烈士般的悲壯色彩,總覺得自己不當場大聲講出來、就好像自己不過是為五斗米折腰,會為自己的膽怯或屈從而感到恥辱;年歲長了一些之後,我發現之前的自己只想到自己、或是自己所想要反映出的一種形象,我完全沒有考慮到那位主管,也不在乎他的感受。試想,即使主管做錯了一個決定,他就應該被自己的部屬當面質疑到沒有台階下嗎?或者是因為他的說話技巧不足,但這個原因就足以讓我們有資格去挑戰他的管理風格?

無關位階大小,對方即使有錯,我們也不見得非得用對抗去懲罰他不可。

就這樣的情況來說,可能的第三種做法,會是私下和那位主管談一談,請他體恤一下同仁連續加班後身心俱疲的狀況,跟他提一、兩個同仁的小故事,讓他知道大家即使有心幫公司忙、也不可能無止盡的把家人棄之不顧。或者直接詢問他,到底還有沒有讓主管和部屬雙方都能接受的折衷作法?甚至在沒有折衷作法之前,給雙方各自一些時間想想,不要急在一時的非得馬上決定一定得加班不可。重要的是一定要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否則若希望對方硬是因為我們的抗議而政策大轉彎,對方也可能為了自己的面子或威信而悍然不從,讓雙方進入雙輸的局面。

像這樣的例子,書中俯拾皆是,而且比起我字數有限的這一篇來,書中內容包含更詳盡的對話示範,歡迎大家多多參考這本實用好書。


與之前介紹過的另一本《再也沒有難談的事》相較之下,《開口就說對話》的結構性沒有那麼強烈,但也相對的代表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更為易讀。假如你真的對如何藉由對話改善人與人間的關係有興趣,除了去上周震宇老師的課之外,這兩本書也很值得大家參考。

回到一開頭的家庭、健康、事業、心靈、學習、財富、休閒、人際這人生8大領域,你會怎麼排序?其實,我現在寫下來的順序,正是我自己的排序,而也正是因為如此,讓我得以檢視自己,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選擇排序,和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顯然還存在著好大一段距離。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順序,而無論你的順序是什麼,都不會有任何對錯。不過,正如我自己對自己做的,時時檢查自己的現實生活和人生理想排序有沒有什麼不同,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氣力會不會花在和自己理想不符的地方。若是想要注重健康,但卻每天熬夜而生活不正常;又或是想要追求學習,但卻老是無論吞棗而無法產生學習效果,也許正是該讓自己好好檢視一下自己方向的時候了,讓我們一起好好過個讓自己不會後悔的人生吧!
 


延伸閱讀之一:《再也沒有難談的事》常被誤認為是談判書,但卻是本講溝通和衝突管理的實用參考書

延伸閱讀之二:讓課程值得一上再上的關鍵價值:重新踏進周震宇老師聲音班的四點感想

延伸閱讀之三:「同盟鶼鰈」(Allied)──我對二次世界大戰沒有興趣,我看的其實是要如何和另一半溝通和建立共識

延伸閱讀之四:李笑來談公眾溝通及表達──讓所有人都聽你的,會溝通就成功了一半

延伸閱讀之五:「給人台階下」的當為及不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