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從「震撼擂台」到「破風」,由拳擊與騎車看談判戰術中的防守之道

之前當寫到以一代拳王杜雷真實事蹟改編而成的「光榮擂台」時,我本來想要順便附上另一篇前作「震撼擂台」的連結。後來卻怎麼找都找不到,這才發現,原來那是這個部落格啟用之前的文章,當時只在我的FB才看得到。

若是今年才開始接觸我的部落格或FB的朋友,應該也沒有看過我當時的感想。但我真的很喜歡「震撼擂台」,連目前的手機鈴聲都是它的主題。好不容易把當時的文章翻出來,希望能讓沒看過那兩篇文章的朋友也能體會我當初的感受。

對我來說,工作之餘的消遣,除了與家人相伴外,最常做的就是看場電影。


以帥氣著稱的傑克葛倫霍,這回居然化身為肌肉精壯到甚至超越斯巴達300壯士的拳王,當然不容錯過這部「震撼擂台」。

劇情其實很簡單,傑克葛倫霍飾演的不敗拳王在愛妻不幸被槍擊身亡後,一蹶不振地被原先不看好的對手擊敗而失去拳王頭銜,陷入破產且經紀人及教練等均眾叛親離的處境,就連他摯愛的女兒都被強制送入社福機構。為了爭回女兒的監護權,他必須再度站上拳擊擂台,而且面對的就是間接(?)造成他愛妻之死的新科拳王。


老實說,電影在設定上的娛樂效果十足,片中展示的拳擊技巧遠勝許多同類型的拳擊片,但我對於片中的價值觀點卻未必欣賞。因為人生雖然的確很多時候都是非輸即贏,但這種輸了就什麼都沒有、好像輸家都什麼都不是的價值觀,實在讓人很難苟同;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要講個從谷底翻身的故事,看完之後卻讓我等凡夫俗子只怕更為空虛感嘆。

同樣是拳擊電影,堪稱經典的「洛基」就大不相同。相較於只靠憤怒猛擊就能成為不敗拳王的「震撼擂台」,史特龍所飾演的洛基卻是人生魯蛇的代表,在意外獲得拳王爭霸賽的資格前,他是個連C咖都不是的拳手,不僅已經過了拳擊手的巔峰,而且整個人生在那之前也從未登上高峰過。但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的故事,雖然堅持不放棄,而且到片尾也以挑戰失利收場,但他卻用毅力獲得了大家的尊重及自己對自己的認同。「洛基」小兵立大功地在當年的奧斯卡贏得包括「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等3項大獎,而後來以肌肉硬漢走紅的史特龍,更成為繼卓別林和奧森威爾斯等兩位影壇巨擘後、第3位能在同一年獲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編劇」提名的狠角色。

更讓我震撼的是,我知道「洛基」很賣座,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一查它的票房數字,居然在全美賣出了驚人的11720萬美元!鄉親啊!那可是1976年,也就是在台灣應該還是5元買一碗豆花的年代;對照今日的物價,當年「洛基」的票房可以算是今天的「復仇者聯盟」等級的了,而且戲外的史特龍當年可也是個小小咖,但觀眾還是那麼捧場,可見他們有多愛這部片!

所以,我對「震撼擂台」的最大感想,就是它不是「洛基」。

不過,千萬不要因人而廢言。若要消磨時間,我還是認為這部片子是個不錯的選擇。姑且不論阿姆的主題曲使如此讓人血脈賁張,負責本片配樂的一代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鐵達尼號」和「阿凡達」都是他的作品)在今年6月不幸墜機身亡,而「震撼擂台」正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這部片子的配樂之值得推薦,當然不言可喻。

前年的傑克葛倫霍居然沒有以「獨家腥聞」獲得奧斯卡提名,被視為最大遺珠之一。今年的「震撼擂台」,光從體型的變化和表演的張力,都看得出他對一座小金人的企圖心。我雖然不認為「震撼擂台」有助於他一償宿願,但的確可以看得出他的用心。最怕的是,傑克葛倫霍會成為另一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就是每個人都覺得他演得很好,但因為帥哥的印象深植人心,就一直難以成為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被認為是最好的那一位。(幸好李奧納多在我當初寫完這一篇後,就終於憑「神鬼獵人」得獎了)


看完之後,我打趣地問老婆和女兒說,傑克葛倫霍能把身材練得這樣真厲害,你覺得萬一我也下苦心去練,有可能把身材練成這樣嗎?母女倆異口同聲地一句「沒有可能!」,當場讓我由熱血沸騰的幻境跌落回現實之中,這,也算是一種體悟吧!

雖然如此,我一向相信,盡信書不如無書,也不要因人而廢言。任何一部看似不怎麼樣的電影或書,只要能從其中獲取一點小小的正面啟發就好,受益的都是自己。而即使我對「震撼擂台」未必都是正面評價,我也看了不只一遍

對我來說,同一部電影在不同的時空中看了好幾遍,其實是家常便飯。我沒有認真算過最高紀錄到底是多少遍,但是我想那個數字應該不低於30

最近和女兒又重看了一遍她之前沒有跟到的「破風」。又聽到一遍「取是能力,捨是境界」,忍不住要再一次分享給大家,只是我這次要用談判的觀點來談。

順便結合另一部之前也才分享過的「震撼擂台」,這部片子我也一樣看了兩遍:傑克葛倫霍飾演的拳王比利重登擂台後,最大的改變是什麼?是他的防守


拳擊擂台上的防守有三種:一種是高舉雙手防禦,避免被對手擊中頭部。這種基本防禦,比利本來就會,只是做得紮實不紮實而已,關鍵在於體力及毅力,相對之下技術層面沒那麼高深。

另兩種防守呢?一種是比利特訓中所特別加強的,用肩膀擋住對方來拳的可能動線,等於封死了對方一邊的拳路;另一種則是藉著頭部的快速擺動,輕則減緩對方拳頭擊中時的力道,重則在對方揮拳時完全閃過,並順勢轉守為攻地揮出一記反擊重拳。

換到談判桌上,第一種高舉雙手防禦頭部的防守最常見,但卻也最沒有效,就好像談判對手無論提出何種要求,你都一昧搪塞拒絕。這種防守方法,只會讓挨打的你愈來愈累,最後很可能因守不住而放棄;況且,雙手都拿來防禦了,哪還有第三隻手能去攻擊對方?

第二種的肩膀防守法,保留了單邊出拳的攻擊可能性,用在談判桌上,常見的應用就是明示或暗示對方可能的威脅,讓對方投鼠忌器而不敢進攻。

第三種的閃頭技則是反擊效果最顯著,但也可能是風險最大的了。用在談判上,等於挖一個陷阱給對方跳,關鍵不在於陷阱會不會被識破,而在於對方萬一落入陷阱後,你的反擊夠不夠猛烈而足以讓對方倒地。

學會攻擊及防守,你很可能就有機會登上拳王寶座。那為什麼要提到「破風」呢?就是因為這句讓很多人都心有戚戚焉的「取是能力,捨是境界」。當你面對談判對手,你一定要每次都贏到底嗎?你或許有足夠的能力這樣做,但要能捨,才會成就一番境界。


將技巧磨練到極致,你可能會成為一個人人稱道的匠人。但要真正成為大師,取捨之間的拿捏,才是得道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