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哈佛教你的5招談判技巧精進術


今天剛和一群知名光電大廠的夥伴上完談判課程,課間脫稿演出,不慎講到南海仲裁。那麼,我今天是要趕熱潮寫篇關於太平島被認定為非「島」而是「礁」的談判因應策略嗎?雖然,之前一位教部落客寫作的老師曾經這樣說,為了賺取點閱數,只要話題熱門,不管自己有沒有什麼親身體驗或獨特觀點,在第一時間先寫就對了。他甚至這樣舉例,若是一間排隊名店綱開幕,自己即使連擠都擠不進去,但一定要在開幕當天立馬發文,這樣才能爭取到關注的眼球。然而,我卻不想這樣為賦新辭強說愁。


我之前曾經和哈佛大學國際談判中心(Harvard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Program)的夏畢洛教授(Daniel Shapiro)簡短聊到南海爭議的問題,之前也來過台灣與其他幾個相關國家的他,對於這個問題相當保留。但我們一致的看法都認為,中間問題之複雜,主要在於涉及的國家之多。也因此,這個爭議從來就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不管是中國、菲律賓、台灣、或其他涉及南海主權的國家,每個國家在國內都勢必基於民族主義的論調,而不肯在相關認同上放手。因此,我不打算不懂裝懂,貿然在這個議題上表現什麼意見,否則我就和那些腦子不清楚的立委或電視名嘴沒什麼不同。即使就我談判的專業,我也只能說,與其在那邊批評或指責一些有的沒的,不如從談判的角度好好想想下面3個問題,而且請千萬要謀定而後動:

(1)  我們的談判目的是什麼?

(2)  這場談判,該跟誰談?

(3)  台灣的國際地位是否被承認,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該如何在這場多邊談判中發揮槓桿的效應?

話不說多,單就(1)來說,各位真的以為目的一定會是捍衛主權並解決南海紛爭嗎?或者是政府要對內鞏固政局穩定?還是國家會以維護漁民權益為優先?又或者是向正在角力中的美、中兩大強權各換取什麼好處?

再次強調,這沒有什麼對錯之分,但假如連自己的目的或立場都搞不清楚,想要藉著談判達成什麼目的,肯定都是空談。

希望今天上完課的夥伴,看到這一段能有所感觸。因為上述3點的動作,正好呼應準備五部曲中的「釐清目的」,更衍伸來說的話,這更可以證明「擬定戰術」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沙盤推演」,否則準備不足而想要見招拆招的話,恐怕只會一敗塗地而已,那談還不如不談。

先不談南海仲裁這麼大的議題,讓我們回歸本我,藉由我最近收到的哈佛電子報,順便跟各位分享,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精進自己的談判技巧。這篇文章不賣弄高深學識地介紹以下5項實用的做法:

1.  認同充分準備的重要。

看到這點被列在第1項,我真的好窩心。當我最初在規劃我自己版本的談判課程時,尤其在基礎版的部分,我很堅持要花上一些時間讓大家了解「談判前」、「談判中」、「談判後」各有什麼重要性和該做什麼。那時,還有部分企業的人資不解地說,幹嘛浪費這麼多時間?直接告訴我們談判前的準備很重要就好啦!把課程時間多花在介紹上談判桌的技巧吧。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還不忘補上一句,你看其他教談判的老師都是這麼教的,只差沒有在我面前跟我說,其他老師的課程設計比較有用而紮實。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賺換跑道來當講師的原因之一,因為有些做法需要被導正。尤其在談判課程方面,我真的認為,要先知道充分準備為什麼如此重要且必要,接著才該了解該如何準備;先知道談判要如何準備,然後才能學會如何談判。假如「談判前準備很重要」只用這樣一句話就輕輕帶過,請問要怎麼讓大家認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甚至用「最有價值的唯一一步」(the single most valuable step來形容充分準備之於談判的重要,大家萬一只聽過就算,而不是在實際談判的流程中將心力極大化的花在準備上,那學什麼其他技巧都是空談。

2.  主動積極地接受談判訓練。

這可不是我自己胡謅偷加的,因為看起來還真的很像職業講師的廣告詞。作者不但認為,接受正式的訓練有其好處,他還指出,把講師講的重點抄成筆記毫無作用,關鍵是如何將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套用在課程介紹的理論基礎上。

之前偶然間看到一位臉友的發文,她感謝公司為她們安排了一場談判講座,她洋洋灑灑地在自己的臉書摘要了16點,真是字字珠璣、句句金句。我看了她的摘要,一眼就認出來是哪位大師的講座。這位大師我自己也在不同時期聽過他不只一堂的談判課程,隨著我自己的實務經驗愈多,我愈覺得他的講課魅力真是一流,但課程內容對我實在參考價值不大。

我無意要貶抑任何其他談判課程的效益,我只能引用哈佛這篇文章的觀點來說,要從訓練中真的把談判學好,那些看似有理的金句哲言記再多都是沒有用的,對受訓的學員來說,要強化自己本身的學習效果,其實有兩個關鍵:(1) 仔細聽出在課程不同單元中反覆出現的觀念(今天和前兩梯的學員這下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我的一個遊戲和其他例子會在一天的不同單元中重複出現3(2) 研究顯示,若是能將相似的觀念透過2個以上的實例加以應用吸收,學員在之後的日子會更能記得該如何運用。

3.  做好犯錯的準備。

在磨練的時期犯錯,總比上了沙場實戰時一錯再錯來得好。這篇文章建議,在進行角色扮演(role play)或其他演練時,學員要放下身段、不要害怕嘗試錯誤。老打安全牌,只是讓自己的談判技巧原地踏步而已。

在今天的一場演練中,其中有一組老江湖的參賽者,集中火力押在同一標的上,而拿下全場最高的驚人高分。這是一個相當冒險的行徑,我當場對他們的勇氣表示嘉勉,我唯一的建議是,萬一能藉著再蒐集更多的資訊而更加小心地做出決斷,或許會讓這樣的勝利更有價值。

在當時,我甚至還沒看過今天這篇與大家分享的文章。現在一看,我和這篇文章的觀點不謀而合,讓我不由得會心一笑。

當然,我也必須再強調,我之前就建議過不只一家企業,不要來上我的談判課。因為有些企業的培訓追求的是讓學員開心的娛樂效果,但老實說,我的談判課程不是這麼一回事,哈佛的談判課程也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相信,有用的不是那些朗朗上口的金句,而是透過錯誤中學習為何及如何踏出正確的每一步。假如學員會「見笑轉生氣」的不願意接受殘酷的指正,那我的談判課程對各位不會有什麼幫助,而我相信市面上還有很多其他更輕鬆的談判課程可供那些學員選擇。

4.  練習、練習、再練習。

課上完了,萬一不自行加以練習運用,你的談判技巧也不會瞬間升級。所以,在實際工作或生活中,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才是真正能讓本身談判技巧精進的務實做法。

針對這一項,這篇文章又提出另外兩點建議:第一點我個人比較能接受,它建議大家不要害怕運用新學到的方法來進行實務上的談判,因為新方法若不去用、就不會有用,就像第3項也提到的,不要害怕犯錯,從錯誤中學習並調整,才能真的學會其形、也知其義;第二點我就比較持保留態度了,因為它建議大家多從周遭的親朋好友開始練習,因為他們比較會接受我們犯錯。這點就不是我會建議的方向,因為我覺得關係的維護及管理,也是談判很重要的一環,而把親朋好友當作模擬的演練對象倒還可以,但若真的把他們當作談判對手,萬一關係在過程中破裂了,那可不好修補。

我通常的建議會是,想要磨練一個新招式,不如找個夠難纏、但生意做不做得到都無所謂的客戶來嘗試。不選好相與的,是因為你會需要一個真正有心想要和你對抗的對手,而不是一個用來增強信心的好好先生;我們當然不會拿重要客戶來冒險,所以萬一有一個既難纏但又不那麼重要的客戶,那正好會是個理想的練習對象。

5.  找一個好的談判教練。

不只領導管理上需要教練,談判也需要一個好教練。

對我來說,要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好教練,起碼要能具備我之前提過的主談手(Chief Negotiator資格,而且資歷不宜太淺。

談判教練可以協助你做什麼?包括但不限於以下4點:

(1)   提供能與他們本身會採取的做法一致的建議;

(2)   強調準備的重要,並能促使你做好準備;

(3)   協助你預演(rehearse)你新學會的談判技巧;

(4)   解讀你談判之後的結果是好是壞或該如何改進。
 

推薦閱讀之一:主談手的三項條件

推薦閱讀之二:為了課程效果,你敢故意激怒台下的聽眾嗎?

推薦閱讀之三:哈佛大學談判學程參與有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